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非洲理事访问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2012年9月19日下午,IUCN非洲理事Brahim HADDANE 博士及摩洛哥SPANA主席Abdelhamid BELEMLIH先生,RAFDD主席Abdelhadi BENNIS先生和AMEPN主席Brahim ABOUELABBES先生4人访问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秘书长马克平研究员、副秘书长覃海宁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吴冬秀副研究员参加了座谈会。
马克平秘书长以热点地区为切入点,引出中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生物多样性目前所面临的威胁。通过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通过的未来十年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规划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的行动7和行动9,向来宾介绍了委员会目前推动的两个领域的研究。一是生物多样性信息学——国家标本平台项目,包括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自然标本馆、中国生物多样性历史文献图书馆(BHL-China)、生物物种名录(CoL);二是生物多样性监测,向来宾介绍了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基于此,马克平秘书长还提出了亚洲网络(AsiaWeb)这一新概念,试图以IUCN,CoL,EoL,CTFS等使得亚洲各国能在生物多样性领域有更多合作。HADDANE理事等对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信息学和森林监测方面取得的成就非常感兴趣,希望帮助非洲特别是摩洛哥开展相关工作。摩洛哥四位代表则通过DVD展示了摩洛哥自然遗产和保护区。
摩洛哥4位代表此次来访,目的在于寻求摩洛哥与中国在自然保护方面的合作契机。马克平秘书长表示,愿意积极推进双边在生物多样性研究方面的合作,并欢迎摩洛哥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年轻学者来华访问。两国在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合作,必将为本地民众带来惠益。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办公室供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