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森林动态样区数据深度挖掘研讨会在浙江天童生态站召开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少数国家之一,也是唯一一个具有完整气候带谱(从北部的寒温带到南部的热带)的国家。为了揭示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机制及森林生物多样性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科学利用和有效保护中国生森林物多样性资源,中国森林多样性监测网络(Chinese Forest Biodiversity Monitoring Network,简称CForBio)于2003年开始建设。在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的组织协调下,目前已经建立了7个20–25 公顷的大型样地, 还包括数十个1–5公顷的辅助样地。CForBio森林大样地网络是研究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和人类活动影响机制的良好平台。各样地研究成果已经陆续在国际著名生态学刊物如Ecology Letters, Ecology,Journal of Ecology 和Oikos等上发表,引起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此外,台湾已经分别在福山和莲花池建立25公顷常绿阔叶林监测样地及十余个辅助监测样地,并在研究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近年来,两岸大样区研究人员密切合作,已经举办了4届“海峡两岸森林动态样区研讨会。最近由台湾监测样区负责人东海大学孙义方教授和大陆监测样区负责人中科院植物所马克平研究员共同提议,华东师范大学天童国家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承办的“海峡两岸森林动态样区数据深度挖掘研讨会”于2011年4月19-20日在浙江宁波天童生态站召开。来自大陆7个森林监测大样地20名研究骨干和来自台湾样区的孙义方教授、陈毓昀博士和林宜静博士,共同深入研讨海峡两岸森林监测大样地目前关注的科学问题及数据联合分析等事项,会议取得良好的效果。研讨会由来自大陆和台湾的15个报告人分别从物种空间分布、谱系多样性、功能性状、群落结构、碳估算等方面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并提出大样地数据联合分析的计划。与会人员充分讨论每个研究内容并达成合作意向。

此次会议不仅强化了两岸大样地研究人员学术交流,也为两岸大样地深入合作、实现数据共享和联合发表论文打下基础。会议期间,双方还讨论并确定“第五届海峡两岸森林动态样区研讨会”将于2011年10月份在台湾举行。会后,参会代表现场考察了华东师范大学天童20公顷森林监测样地,并对天童生态站及华师大王希华教授对此次研讨会所提供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中科院植物所 赖江山)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