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东北虎的潜在栖息地

  这份《长白山生态系统东北虎的潜在栖息地分析》指出中国的东北虎处于极度濒危的状态,而在东北地区栖息地上它们曾广泛地分布着。不过,吉林东部到黑龙江省的自然森林仍然存在着广阔的地域,可以使东北虎重新定居。
 
  “如果分步对这些东北地区的地域进行鉴定和管理,使老虎在这些之前被占据的栖息地重新定居是极有可能的。”WWF中国环保项目实施总监朱春泉这样说道。
 
  目前中国野生东北虎的数量大约是18-24头,而位于邻地俄罗斯远东的森林栖息地中栖息着430-500头东北虎。尽管并没有相关的证据表明中国东北存在着稳定繁殖的种群,但是却一直有这一地区关于东北虎的定期报告,发现它们经常跨越中俄边境活动。
 
  《长白山栖息地报告》的目标是鉴定那些野生虎可以在野外存活的地域。另一个重点目标是定位那些大面积的栖息地可以保留老虎种群,鉴定哪些地方存在斑块与栖息地的连通性,以达到联系种群的效果,并且在使老虎恢复的基础上按重要性将区域划分优先次序。
  
“现在中国的野生虎少于50只,但是东北虎是最有希望增加中国野生虎数量的亚种。可是,要想让这一野生群达到“恢复”状态,我们还有相当一段长路要走。我们急需探讨导致野生虎死亡的因素。否则,当虎年到来,中国的东北虎将所剩无几。” WCS中国项目主任解焱说。
 
  报告的结论指出目前长白山地区还有38,500 km2 的潜在栖息地,它们被划分成9个不同的“优先保护区域”(TPA)

  其中4大区域——珲春-汪清(14,239 km2)、长白山(8420 km2)、南张广才岭(5373 km2)和木林(3231 km2)占据了潜在地域的81%,具备野生虎数量恢复的最大潜力。联系这些优先区域的潜在生态走廊已经确定。东北虎野生保护的相关建议,例如官方标明老虎优先保护区、建立核心保护区等,都在报告中有所概述。

  老虎在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功能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世界野生虎却一直在灭绝的边缘徘徊。

  在过去的10年中,野生虎栖息地减少了40%,导致这一物种仅在原有生存地域的7%范围内生活。

获取更多信息,请联系

WWF(中国)对外联络官 叶泓娜
+86 10 6511 6272, hnye@wwfchina.org


WWF,WCS,以及来自东北师范大学,KORA, Montana大学,国家林业局、吉林和黑龙江林业部门、工业部的专家共同完成《长白山栖息地报告》
感谢志愿者唐显煜为本文做的翻译工作


WWF-China 物种项目

(引自www.wwfchina.org    2010年3月12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