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白洋淀年平均蒸发和渗漏量近3亿立方米,这对减轻华北地区气候干燥程度、调节降水、补充地下水、维护生态平衡有巨大作用,因此被誉为“华北之肾”。为保障白洋淀持续适宜的水位,自1997年以来,国家水利部及当地政府已先后多次引水济淀,使白洋淀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性保护。
同时,为保障和改善生态环境,安新县投资近亿元建成污水处理厂,主动淘汰燃油机船,在淀区村建垃圾填埋厂,并将淀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区域,分别进行禽鸟保护、科学研究和旅游开发。
据水利部门勘测,随着第三次“引黄济淀”约1亿立方米补水的完成,白洋淀水位上升至7.53米,淀内核心区的水质已达到Ⅲ类标准,基本接近40年前的水平,绝迹多年的菱角、芡实、白花菜等多种沉水植物和浮叶植物重现。
(引自
www.chinabiodiversity.com 2010年3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