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学研究组发现中国鸟类的不同谱系地理格局及形成原因

        而对华南分布及东南亚特有物种灰眶雀鹛线粒体Cytb和COI基因片段的种群遗传结构和历史动态研究,却发现了不同谱系格局和形成机制。灰眶雀鹛种群出现了多个明显的种群遗传结构深度分歧,其分歧模式和不同动物地理亚区基本一致。该物种进化历史非常久远,推测最近祖先可能存在于晚中新世的中国南方地区。在其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青藏高原隆升所导致的周边区域环境植被变化、全球范围内的植被演替以及第四纪冰期回旋等一系列地质历史事件和生态环境演变可能是导致灰眶雀鹛种群分化的主要原因。中国南方的复杂地形可能为灰眶雀鹛提供了不同的冰期避难地,而在冰期后这些避难地又阻碍了种群的扩散,从而造成了地理种群之间深度的遗传分歧和基因流中断。灰眶雀鹛的东部地理组群中存在明显的晚更新世种群扩张,反映了晚更新世冰期的气候变化对中国南方东部的环境影响十分显著。扩张时间应在晚更新世早期的最大冰盛期,而非末次冰盛期。该研究结果发表于BMC EVOLUTIONARY BIOLOGY,2009,9:143。 
        这些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30770303, 30870270)与科学院创新项目(KSCX2-YW-Z-012, KSCX2-YW-N-063, INFO-115-D02)的支持。

(引自www.ioz.ac.cn    2009年10月11日)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