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质公园白水洋因高速施工沦为“黄水洋”

随手在河底一捞就可捞起不少的黄泥。林翠慧 摄

图为游客在浊黄的溪水里玩耍,不远处清洁工在不断清扫黄泥。林翠慧 摄

      中新网宁德8月29日电(李松 吕巧琴)位于福建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的著名亲水旅游景区“白水洋”因遭遇上游宁德至武夷山高速公路(简称宁武高速)在施工中直接排放污水,原来清澈见底的溪水变得异常浊黄,被誉为“天下绝景,宇宙之谜”的白水洋沦为“黄水洋”。福建南平宁武高速有限公司杨源代表处主任黎朝辉29日表示,目前已做好了2道拦水坝,其他防范措施正在持续加强,预计9月初将根本改变现状,10月前彻底解决白水洋上游因宁武项目建设影响水源水质问题,还白水洋本来面貌。

白水洋景区,拥有国内发育典型、地貌类型齐全、景观丰富的火山岩峡谷地貌景观和被称为“浅水广场”的平底基岩河床地貌景观,形成独特的多彩水体风光,引发无数游客称赞。然近来水质却清澈不再,俨然成了“黄水洋”,引起多方关注。

据媒体报道,白水洋景区水质变黄,其主要原因是政和县境内的宁武高速公路施工所导致。白水洋并非今年才遭污染,早在2010年2月,由于建设宁武高速,白水洋上游的翠溪、当溪(南平市政和县杨源乡境内)河道边建了三个碎石料场,洗石水未经处理排入河道,导致白水洋水质浑浊,不少游客为此投诉,当时网上已出现“黄水洋”的说法。

记者近日来到白水洋时看到,原本清澈见底的“水上广场”现在流淌着泥黄色的溪水,未经清扫的水域浑浊的看不清溪底的岩石。与此同时,5个工人在不断清扫泥沙。清洁工陈寿宁告诉记者,以前他们主要负责扫除河底青苔,自从一年多前上游的宁武高速公路开建后,转为主要扫黄泥。“以前来扫河底的就2个人,现在我们5个人都扫不过来了。”他说,每天早上7点就得出来扫黄泥,中午饭后就又得马上继续,直到下午4点半。

望眼看去,上万平方米广场满是黄泥浆的世界,记者蹲下随手就可捞起不少的黄泥。现场游客在泛黄的水里嬉戏,但都对水质感到失望。“来都来了,还是下水玩玩吧,”浙江温州的陈先生说,以前来过白水洋被其独特的“水街”深深吸引,这次特意带朋友过来玩,没想到却如此混浊,下次还真不敢来了。岸上也有不少的游客不敢或拒绝下水。来自福州的游客郑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说,“相当失望,水这么黄,还是不下去了,还是就在岸边看看就好。”

黎朝辉告诉记者,福建省高速指挥办已于25日和27日在政和杨源召开了2次的专题会议,对解决白水洋上游因宁武项目建设影响水源水质问题提出明确时限要求。他说,目前已做好了2道永久的拦水坝,源头处的三级沉淀池也正在建设,并将尽快做好路基防护,做好集中排水、过滤、沉淀,同时加强绿化,做好日常清理。根据要求和整改进度,将在本月底、9月初将根本改变排污现状,一个月内彻底整理完成。(完)

 
(责任编辑:蒋琪)
 
引自人民网       2011年8月29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