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威胁生物多样性

        越南是东南亚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但是由于非法贸易――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只存在毒品和军火贸易,有些物种可能在未被识别之前就已经消失殆尽。这两篇报告称,虽然越南向世界承诺打击此类犯罪行为,但是老虎、猴子、蛇、穿山甲等动物的走私行为仍然猖獗,在越南日益兴盛。
    第一篇报告来自河内农业大学的阮文松(Nguyen Van Song),他写到“越南野生动物非法贸易在该国没有任何衰退的迹象,并影响到其它邻近国家。”而研究也表明“越南的野生动物已经开始变得不足。”这个研究披露每年大约有4000吨的猛兽或是肉、皮、骨胳及其他非法制品进出越南,年交易额达到6700万美元。
   这个研究共进行了几百个采访,结论显示这些交易的动植物主要来源于越南国家森林公园和老挝、柬埔寨,流通区域包括越南、中国、南韩、中国台湾和日本。野生动物非法走私量最大的便是在中越边境,据说,每日通过中越主要边境口岸的走私量,约为2500至3500公斤(5500—7700磅)。
   警方在打击走私方面不遗余力,加大了警力装备。就在最近,越南警方捕获了重达两吨的活蛇和770公斤乌龟,这批货物是从老挝走私到中国的。但是报导称被捕获的交易量仅仅是总交易量的3%,而且政府在这场战役中处于下风,因为平均一个森林巡警需要管辖1400公顷的森林,但是月薪仅为50美元。这篇报道同时也披露,走私者与有势力的人勾结---即指那些劫匪们,贿赂或者威胁政府官员,将走私的货物藏在卡车,救护车,婚礼车或者丧车,以及押解罪犯的车子上。越南的首都河内是最大的非法贩卖市场,每天的交易总额达到12000美元。
  报告宣称:“河内是越南的政治文化中心,但是在那里野生动物保护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也暗示了政策和保护措施执行仍然有很多的差距。”
  另一份报告来自一个野生动物测控网络――TRAFFIC。报告指出非法贸易的其它市场来自越南和中国传统制药需求。在老挝的非法贸易市场中交易最多的是蛇、狸猫、蜥蜴、箭猪、美洲虎、穿山甲、猴子、野猪、硬壳乌龟、软壳乌龟、麝猫、蟒蛇等。
  调查表明“只要事先进行联系,价格足够高,很多国际保护组织关注的濒危动物比如老虎、熊和犀牛仍然可以在该市场买到。”线人称,幼年老虎、虎骨以及原材料,医药成品主要从柬埔寨。老挝甚至是马来西亚买来,以用于供应越南市场。
  临近河内的宁协(Ninh Hiep),那里的贸易者向调查者保证,如果提前进行预定,任何类型的动物医药材料都可以提供,包括冷冻的老虎、犀牛角和野熊胆。,进行买卖非法物品的店主们,有着良好的组织,每一个店主都声称他们通过了相关保护人员的检测,并没有任何违法之处。

(引自人民网   2008年8月14人际)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