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

        在发现该猴种的地点---坦桑尼亚的南部高地和乌德赞瓦山,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科学家经过2800个小时的田野工作,终于大致估计出了奇庞吉的现有个体数量。这个田野调查团队发现这个猴群的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约为6.82平方英里(17.69平方千米)的两个与外界隔绝的区域。调查人员同时还发现很多猴子的居住环境被伐木业和耕地开垦破坏得厉害。此外,这种猴子也是猎人的打猎对象,由于各种纷繁的威胁,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建议奇庞吉应该由世界保护组织列为“极危物种”---即如果不马上采取保护措施,这一物种将会在短时间灭绝。“奇庞吉危在旦夕”,坦桑尼亚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负责人,提姆.达文波特(Tim Davenport)博士称,“我们必须利用现存的时间,付诸努力来保护这个世间稀有和还不被人类了解的物种。”随着世界保护组织将奇庞吉定义为极危动物,野生保护协会投入了大量的金钱,来保护和恢复奇庞吉的现有居住环境,同时也教育当地居民帮助保护该猴种。
    2005年,当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一组科学家首次发现奇庞吉时,它便占据了世界新闻的头条,在2006年,当科学家宣布通过DNA检测,奇庞吉是自1923年以来发现的一种全新的灵长类动物,世界再次为之感到震惊和兴奋。

(引自人民网   2008年8月14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