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XI》征稿启事

为介绍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为生物多样性领域广大研究人员、青年学者及一线工作者持续提供交流成果的共享平台,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委员会将继续组织出版《第十一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论文集》(该论文集已被CNKI收录)。现特面向全国从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人员征集论文,热忱欢迎来稿(本论文集不收版面费,无稿费)。

 

一、征稿对象

从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人员

 

二、征稿内容

符合生物多样性科学保护与持续利用的内容。

 

三、征稿时间与要求

1.征稿时间:2014年8月13日至2015年2月30日

2.要求:

1)   稿件一律按规范要求书写,具体格式要求请参见附件:征稿简则;

2)   稿件末尾请附作者简介(姓名、所在单位、职称、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联系人:黄祥忠

电话:010-62836603

E-mail:huangxz@ibcas.ac.cn

 

附件: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XI》征稿简则

 

1. 题目:

1.1 中文题目:

简洁明了,突出文章创新之处,一般不超过20个字。

1.2 英文题目:

中文题目的翻译,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

 

2. 作者和地址

2.1 中文作者姓名和地址的写法

(1)作者

按次序列出作者姓名,每个作者间加空格,通讯作者在姓名加右上标“*”。不同研究机构的作者在姓名右上标以数字序号区分。

(2)地址

列出作者所在研究机构地址,并放在括号中,不同研究机构作者相应作者序号标在单位名称前,地址包括单位名称全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

2.2 英文作者姓名和地址的写法

(1)姓名  

姓全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姓在前,名在后,姓和名之间空一格,双名间不空格;每个作者用逗号分开;通讯作者在姓名右上标“*”。不同研究机构的作者在姓名右上角标以数字序号区分。

(2)地址

列出作者所在研究机构地址,并放在括号中,不同研究机构作者用相应作者序号标在单位名称前,地址包括单位名称全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

 

3.摘要

3.1 中文摘要

字数一般不超过400字,要求能准确反映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不应包括文中没有出现的内容;并能自成一体,独立成篇,需要对特殊的术语、所有的缩写、省略语作出说明,新术语或尚无合适中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3.2 英文摘要

准确反映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可比中文摘要稍长,并注意时态的使用。

 

4.关键词

要求列出3-5个关键词,其中一个为该论文的研究领域,需要中英文。

 

5.正文

(1)标题

文中各级标题的序号按下列形式标注:1,1.1,1.2……,2,3……;

(2)脚注

未公开发表的文献和资料在当页用脚注通栏列出,并在所在页用横线同正文分开,并用序号列出,文下脚注需与文中引用序号一致;基金资助与致谢请在正文第一页脚注;

(3)种属名

文中第一次出现的种名和属名均需在中文名后其拉丁学名,种名、属名斜体,并请核对无误;

(4)计量单位

请准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如浓度单位用mol•L-1、mg•L-1, 其它标准计量单位如s、min、h、d等,度量衡单位一律采用最新方案;

(5)正斜体

稿中的外文字母、数学符号请标明文种,大、小写,上、下标,正、斜体。需斜体的外文部分请在下面划横线,论文中表示变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列出,如:NDVI、LAI等。

 

6. 参考文献

(1)作者保证每一条文献引用的准确性及在文中的相应引用参考文献在文中的引用:文后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相应位置一一对应引用,中文文献在文内的引用格式为(方精云等,2000);英文文献在文内的引用格式:如三个以上作者,则为(Jone et al.,2001),如二个作者则是(Jone &Peeter,2001),请作者仔细核实。

(2)文后参考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要求列出全部作者,与英文文献一起按第一作者姓氏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期刊的引用格式

张斌,张桃林. 1997. 低丘红壤区农林间作系统的水分生态特征及生产力.生态学杂志,16(4):1–5.

Sait S M, Liu W C, Thompson D J, Godfray H C J and Begeon M. 2000. Invasive sequence affects predator-prey dynamics in a multi-species interaction. Nature, 405:448-450.

书的引用格式

王仁卿,周光裕主编. 2000. 山东植被. 北京: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Kevin J. Gaston ed. 1996. Biodiversity: A Biology of Numbers and Difference. Oxford: Blackwell Science.

论文集等的引用格式

李哈滨,伍业钢. 1992. 景观生态学的数量研究方法. 见: 刘建国主编. 当代生态学博论.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9-223.

Sandlund O T, Schei P J and Viken A. 1999. Introduction: the many aspects of the invasive alien species problem. In Sandlund O T, Schei P J and Viken A eds. Invasive Species and Biodiverstiy Management. Dordrech/Boston/Lond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7.

学位论文的引用格式:

蒋延龄,2001. 全球变化的中国北方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及其生态系统公益.博士学位论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102-109.

译著的引用格式

McNeely J A. 1990.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译. 1992. 保护世界的生物多样性.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网络文献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IUCN) (2000). Authority Files for Habitats & Threats.

http: //www.iucn.org/themes/ssc/sis/authority.html.

 

7. 表格与插图

表题与图题要准确描述表图的内容,包括中英文对照表题与图题。表中用三线,不用竖线,图表中的所用内容均用宋体6号字排。表图中运用的缩写及不明的公式符号要在表图下注列出中英文对照说明。

 

 

                            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委员会

                             二零一四年八月十二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