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冰期植被生态系统多样性与草食动物的高密度有关

大型草食动物对有现代人类活动之前的生态系统的影响是生态学和生态保护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木材场-牧场假说在欧洲的争议在于,在温带条件下的农业生产之前,大型野生动物的放牧在景观尺度上维持了植被结构的动态镶嵌。明确的位置对比表明,欧洲温带植被主要是带有相对较小的开阔地带的封育林,主要受当地大型草食动物影响。由于在晚第四纪,现代人类在世界各地大量毁灭各种巨型动物,所以要解决该争论,必须先了解各种巨型动物消失之前的食草动物与植被的相互作用。来自英国甲虫化石的一份综合分析表明,末次间冰期期间(距今13.2-11万年,现代人到达之前)甲虫与食草动物粪便的关系比全新世早期(距今1-0.5万年)更具代表性。此外,甲虫的聚合体表明,全新世早期封育和半封育的森林比末次间冰期半开放的植被和森林具有更大的混合性。因此,丰富多样的大型食草动物似乎与更新世末巨型动物灭绝前植被结构的高度多样性有关。当这些巨型动物消失及现代人类出现后,大型食草动物一般不太丰富,而且在全新世早期的密闭林地更普遍。研究结果表明,大型食草动物早期丰富的动物群对维持温带森林生物群多样化的植被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并为近期向基于再野生化的保护管理的转变提供支持。

原文题目:High herbivore density associated with vegetation diversity in interglacial ecosystems

原文来源:PNAS vol. 111,4162-4167

(黄祥忠翻译,RORO校对)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