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然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在2012年12月20日IUCN举办了一场“以自然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圆桌座谈会”,并邀请16位来自政府、NGO和商界的环境教育专家分享他们在推动自然宣传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并讨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优先领域和行动。

在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被放在举足轻重的位置上。而IUCN在2012年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提出“以自然为本”的理念,目标是以生态平衡的方式修复地球并且改变气候变化、贫穷问题、食品及能源安全问题以及提升抗灾能力等方面作出有有效而成本低的贡献。目前,所有环境问题都与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息息相关,人类真正可持续方向就是走大自然的道路。可这些崭新的理念如何能得以普及?推动改变的最大力量来自人,而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将是改变现时世界运行方向和规律的动力,所以宣传教育在这里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2012年12月20日IUCN举办了一场“以自然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圆桌座谈会”,并邀请16位来自政府、NGO和商界的环境教育专家分享他们在推动自然宣传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并讨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优先领域和行动。

在2012年世界自然保护大会(WCC)当选成为IUCN理事会主席的章新胜主席在致词中提出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而IUCN发展愿景与国家政策相得益彰,顺应世界环境发展的趋势。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是强调要树立保护自然环境的理念,说明环境教育与宣传工作刻不容缓。

座谈嘉宾有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基建管理处晁桂明处长、颜莹莹,环保部宣教中心项目主管、林业局对外合作项目中心王智副处长、,亿利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吴海蔓女士,和中科院动物所汪松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吕植主任,自然之友执行理事梁晓燕女士等顶尖环境教育界专家。

会中讨论热点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的理解:如何把科研信息有效转变成有深度却易懂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又怎么能转变成群众和决策者改变的动力?其中IUCN 教育与宣导委员会(CEC) 主席Juliane Zeidler提出过往环境工作者传达的信息往往是负面的- 气候变化对北极熊的威胁、水资源缺乏所带来的经济生态损失等等,不过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发现人类一般被正面消息更能受感触、对他们能直接接触的事物有积极反应,所以宣传教育方面应该强调把大自然带回到人类生活层面当中,引用成功环境保护案例引导大家发现自身改变修复环境的能力。另外,讨论针对中国,认为中国的环境宣传教育从上而下能更有效达到环保概念普及的目的,也建议中国与国际结合,举办世界级的环境大会。

由IUCN中国代表处办公室提供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