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EABRN-UNESCO培训班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圆满结业

2012年7月16日,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承办的为期一周的第五届东亚生物圈保护网络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ABRN-UNESCO)关于“Biological Inventory and Database Construction for Biosphere Reserves Network”培训班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圆满结束。本次培训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UNESCO Beijing)、东亚生物圈保护区网(EABRN)、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委员会和中国生物圈国家委员会(China MAB)共同举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纪力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所郝占庆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陈彬博士担任了本次培训班的授课。来自俄罗斯、蒙古、韩国、朝鲜、日本、哈萨克斯坦、中国七个国家的15名生物圈工作者参加了此次针对生物圈保护区的生物调查编目、野外数据获取及数据库建设等内容的培训。同时,在本次培训期间,郝占庆研究员和UNESCO北京办事处的科技及环境项目官员贾古玛博士(Dr. Jayakumar Ramasamy)主持召开了由中、俄、朝、韩四国专家参加的合作研究研讨会,并就合作开展“东亚森林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和研究”形成共同建议,并将在随后展开相关工作。

贾古玛博士、郝占庆研究员、陈彬博士以及全体培训班学员、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培训班闭幕式。在闭幕式上,贾古玛博士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培训班取得成功表示欣慰和祝贺,对生物多样性委员会承办此培训班以及所有为培训班贡献力量的人员表示感谢。郝占庆研究员代表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发表致辞,感谢UNESCO北京办事处和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的对本次活动的支持。作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与UNESCO的首次合作,这次培训班将为今后的合作奠定基础。

随后,贾古玛博士和郝占庆研究员共同为各学员颁发了培训结业证书。各国学员在闭幕式上发表了对本次培训的感言,表达了自己对这次中国之行的美好感受,向UNESCO Beijing和EABRN对本次活动的发起表示感谢,并向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的关心与会务组的尽心安排致以诚挚的谢意。

第五届EABRN-UNESCO培训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与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的首次合作,在各单位和全体成员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成功,并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落下帷幕。通过本次培训班,学员了解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并学习了以长白山为例的自然保护区工作的具体研究手段和研究技术。来自不同东亚国家的生物多样性工作者共同走到一起,在学习培训内容的同时,也增进了各国相关研究工作的交流。培训班的圆满举办有利于东亚各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拓展了中国生物圈保护网络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了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对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问题的合作研究。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