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DNA条形码项目滇东南石灰岩地区野外考察完成

  该考察主要集中在滇东南中越边境地区的麻栗坡、马关、河口和金平4个县,据初步统计,共采集种子植物1379号(每号平均3份标本,对应2份以上DNA材料),苔藓植物426号,约60%的植物迄今已鉴定到种。除重点采集木本植物(882号)外,专科目标类群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如采集荨麻科(135号)、桑科(130号,40余种)、樟科(93号)、秋海棠属(50余号,20种),菝葜属42号,栲属40号,薯蓣属26号,姜科36号,老虎须5号,细辛属(东南部产4种,采到3种,一种为东南部特有,居群材料已采集齐)。该考察采集到许多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和狭域特有植物,如:云南穗花杉Amentotaxus yunnanensis、南方红豆杉Taxus mairei、云南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yunnanensis、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长蕊木兰Alcimandra cathcartii、东京龙脑香Dipterocarpus retusus、蚬木Burretiodendron hsienmu、袋果草Peracarpa carnosa、大围山石榴茜Rothmannia daweishanensis、大花香草Lysimachia grandiflora、长柄恋岩花Echinacanthus longipes等,并在金平县发现云南细辛Asarum yunnanense的新分布点。

  由于滇东南中越边境地区地处热带北缘山地,石灰山和土山地貌突出,植物的物候期远较亚热带和温带多样,在冬季仍有大量的植物开花结果,为DNA分子材料的采集提供了丰富的植物资源。该考察不仅补充了滇东南的区系组成,而且有力促进了植物DNA条形码项目的研究工作和各专题之间的交流。

(引自www.cas.ac.cn    2010年2月24日)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