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鹿复现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这首先得益于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启动的“极小种群保护项目”。
政府确定了保护方向,划定了保护范围,切实为野生动物、稀有物种的保护担起重要责任,切断了野生动物非法交易的经济链条,就能有效遏制那些伸向稀有物种的黑手,使野生动物保护和稀有物种免遭污染侵害和猎捕侵害。豚鹿复现大大提升了人们践行生态文明的积极性和拯救濒危野生动物的信心。
其次得益于人民群众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普遍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铜墙铁壁,能将有损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纳入监督范围,看在眼里,举报纠正,使得伤害、猎杀和走私野生动物的行为得到遏制。
地球是人类和动物、植物等和谐共处的大家园。为了持续繁荣和发展,人类应对大自然和生物多样化给予足够重视和尊重。
放眼全球,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全球变暖的趋势日益明显,粉尘污染、空气污染现象不断涌现,物种灭绝和濒危趋势日益加剧。20世纪初以来,已有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139个种和亚种的鸟类从地球上消失,目前处于濒临灭绝状态的野生动植物达到600多种。
例如,在我国的一次科考中,中外专家39天不见白鳍豚踪影,普遍认为繁忙的水上交通、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以及水污染等原因导致白鳍豚在20年的时间内几近消亡。
豚鹿复现不仅是一种物种的重生,更修复了断开的生物链条,它是一种黏合剂,逐渐弥合曾经受损的生物圈,为物种多样化和生态多样化的重现迈出关键而有力的一步。不要用立竿见影的索取心理来对待生态文明,应该像善待朋友一样善待濒危物种,我们的爱护才会因为真心、细心而结出丰硕果实。
摒弃各种急功近利的毁林开荒、野蛮开发,多一些豚鹿复现之类的新闻,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更加和谐,生存环境才会更加美好。
(引自 人民网 2009年 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