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青海湖地区新建一批普氏原羚野外保护设施

  普氏原羚,又称中华对角羚,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曾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北、华北地区,目前仅分布在青海湖环湖地区,数量仅约300只,被称为世界上最濒危的羚羊。
  随着青海湖环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特别是畜牧业、交通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干扰和阻隔了普氏原羚的栖息环境,给普氏原羚种群间的基因交流造成很大障碍。
  据青海省林业厅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局李学军介绍,近年来青海省加大了对普氏原羚物种的拯救保护力度,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保护措施。2008年自筹资金30余万元,分别在刚察县普氏原羚特护区建设普氏原羚试验通道6处,野外饮水点2处;在海晏县的甘子河乡部分草场建设普氏原羚试验通道6处,野外饮水点1处、水井1眼,开展恢复和扩大栖息地试点2.45万亩;在天竣县生格地区开展降低网围栏高度试点20公里;在鸟岛地区建设普氏原羚试验通道4处。
  据了解,今后青海省林业厅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局将继续加大对通道效应的监测,并逐步在青海湖地区推广,同时,根据需求有计划地建设普氏原羚饮水点,开展降低围栏、拆除围栏等试点工作,确保普氏原羚拯救保护工作取得实效。

(引自人民网  2009年1月6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