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FFIC中国项目负责人徐宏发教授介绍说:“《中国2007年野生物贸易现状回顾》主要研究了2007年中国野生物消费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影响,以及中国野生物贸易中呈现出的哪些趋势。”
报告发现中国一些野生物产品的需求急剧增长。例如,中国是现在世界第二大木材进口国,其中大部分来自俄罗斯。中国从非洲进口的木材也迅速增加,已经刺激了非洲的非法木材贸易。
“不过中国公司购买非洲木材时必须确保木材贸易收益的公正性分配,尤其要保证木材原产区的非洲居民的生活。”
中国传统医药的出口量(包括再出口)也有大幅增加,自2003年以来每年的出口量以10%的速度增长。2007年亚洲是大多数中医药产品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价值约合6.87亿美元),欧洲(约合1.62亿美元)和北美(约合1.44亿美元)也逐渐成为重要的出口目的地。
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不完善的管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呈现,而可持续性野生药用植物采集标准还没有出台。
徐宏发表示:“最近TRAFFIC、中国中医药研究院和其他机构,正在合作研究药用和芳香植物的野外采集标准,这将有助于中国的药材生产企业实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野生动物的消费在经历了2003年SARS期的暂时低迷之后又开始攀升。根据TRAFFIC的调查:中国南方5个主要城市中25个贸易市场中有13个存在野生动物贸易;50家酒楼中有20家有野生动物供应。调查共发现有56种野生动物销售,其中8种是国家重点保护物种,17种受CITES附录保护,是被禁止或严格控制贸易的物种。
贸易量最大的野生动物是淡水龟类和蛇类,这些物种主要是食用和药用。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物种项目主任 Susan Lieberman 博士指出:“本报告研究表明,中国野生动物贸易的趋势是需求在增加,而供应却日益短缺。执法者、领导部门和消费者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呼吁中国有关部门加强执法和公众宣传,停止非法贸易,减少濒危物种的消费。”
通过对中国象牙贸易的再次调查,发现一年来非法贸易现象已大有好转,非法零售的象牙数量已经明显下降。
“非法象牙贸易的减少令人欣慰,不过我们希望有关管理部门不要放松警惕,要格外警惕非法的象牙产品趁机混入拍卖所得的合法象牙中。”徐宏发说。
背景信息:
本报告全文可在http://www.traffic.org/general-reports/traffic_pub_gen26.pdf 处下载
该报告共出版了中英文两种版本,是中国野生物贸易趋势系列的第二本出版物,旨在回顾最新的打击非法贸易、促进可持续性贸易的进展。
这本报告中还涉及到非法麝香贸易,台湾海参贸易与南美加拉帕戈斯海域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俄罗斯鲑鱼业与中国市场之间的关系等等。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
Richard Thomas TRAFFIC 国际宣传协调员
电话:+44 1223 279068 手机:+ 44 752 6646 216
电子邮件: richard.thomas@traffic.org
徐宏发 TRAFFIC 中国项目协调员
电话: +86 10 65227100-3213 电子邮件:hfxu@wwfchina.org
Sarah Janicke WWF 物种项目宣传官员
电话: +41 22 3649250, 手机: +41 79 528 8641
电子邮件: sjanicke@wwfin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