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新发现3个极危物种务川臭蛙分布点

        项目调查队成员、生态摄影师徐健今年开始在WWF物种保护小额基金项目的资助,开展对务川臭蛙的分布区调查和生态行为拍摄。2008年5月和8月的两次野外调查中,考察队调查了务川臭蛙目前已知模式标本产地附近范围的近70个山洞,发现了其中3个喀斯特溶洞中有务川臭蛙分布。但是调查结果显示,每一个分布点的务川臭蛙数量都非产之少,这个物种目前的极危(CR)状况勿庸置疑。在8月的调查中,考察队还拍摄到了务川臭蛙的抱对行为,这是科学工作者首次记录到这个物种的繁殖行为。
    务川臭蛙是一种中国特有的喀斯特洞穴大型蛙类,仅分布于贵州境内。它们的一生很可能都生活在黑暗的洞穴中。自命名以来,其相关资料非常少见。中国科学家在1978年采集到这个物种,1983年发表并命名这个物种为务川臭蛙。在之后的近30年中,我们对这个物种的了解几乎再无进展,IUCN将这个物种的濒危程度列为极危(CR)级别。
    务川臭蛙为中国特有种,自命名以来,其相关资料非常少见。2003年的一次调查中,在柏村镇大沟水库的一个海拔720m溶洞内采集到标本4个(1雄1雌2次成)。2007年在贵州沿河县麻阳河保护区的一次洞穴昆虫考察中,于万家地区的一个山洞中拍摄到了务川臭蛙成体。目前,贵州省务川县柏村镇大沟水库溶洞虽有务川臭蛙繁殖群体,但数量极为稀少,正处于绝灭的边缘。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务川臭蛙生活于16-18℃的恒温溶洞内,食物单一,其繁殖及对水环境要求特别高,所以务川臭蛙的适应生存空间很窄。再加上人为捕杀和生态旅游的不断开发,务川臭蛙正处于绝灭的危险中。
   这次调查行动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了务川臭蛙这个物种的分布范围,生存状况和受威胁状况,对进一步保护这个物种提供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
WWF(中国)对外联络官员 庄士冠
电话:+86 10 65227100-3286 Email:shgzhuang@wwfchina.org

WWF-China 物种项目

(引自www.wwfchina.org    2008年9月19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