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植物数字化计划(MAP):中亚(北亚)和西亚研讨会 在乌鲁木齐召开
11月27-28日,亚洲植物数字化计划(MAP):中亚(北亚)和西亚研讨会在乌鲁木齐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承办。
来自中亚(北亚)塔吉克斯坦科学院Hikmat Hisoriev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卡马罗夫植物所所长Dmitry Geltman、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Victor Chepinoga教授、俄罗斯科学院新西伯利亚植物所Vladimir Doronkin教授、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植物生产科学中心Habibullo Shomurodov教授、哈萨克斯坦植物所Mikhail Danilov教授及中国内蒙古大学赵利清教授共7位专家及项目负责人及相关成员参会。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马克平研究员主持会议,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杨维康副主任致欢迎辞。
马克平分享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研究的成果,向参会人员介绍了亚洲植物数字化计划(MAP)项目的背景、具体工作内容、项目总体执行情况、组织实施方式和阶段性成果,并提出了建立亚洲数字植物标本馆的倡议。
会议按北亚、中亚和西亚三个亚区为专题进行汇报和讨论,三个亚区负责人薛建华、李文军和徐学红分别对各亚区植物志、名录和文献的收集、名录汇编等进展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汇报。专家组在听取报告后,认为亚洲植物数字化计划(MAP)很有意义,也肯定了各亚区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对目前收集到的资料的质量做出评价,补充了各亚区植物志书收集和出版的相关信息。6位外籍专家分别就本国物种多样性(包括新种新属发表)、物种分布、标本馆数字化进展以及物种红色名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为MAP后续物种分布数据的整合提供了重要信息。
通过此次会议,与会专家进一步了解了MAP项目,建议能成立专家咨询组,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并表示愿意共同推动中亚数字植物标本馆的建设。MAP各亚区的负责人将依据会议的建议,全力推进MAP项目的工作。
会后,部分代表参观了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标本馆。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