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植物数字化计划(MAP):东北亚,中亚(北亚)和西亚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

7月13日至15日,亚洲植物数字化计划(MAP):东北亚,中亚(北亚)和西亚研讨会在哈尔滨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主办,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承办。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马克平研究员主持会议,林学院副院长孙龙致欢迎辞。

马克平向参会者介绍了亚洲植物数字化计划(MAP)项目的背景、具体工作内容及负责人,再次明确了MAP项目现阶段的目标,即以国家为单位构建植物名录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分布数据库,同时分享了国内外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研究方面的成果。

会议按北亚、中亚、西亚和东北亚四个分区为专题进行汇报和讨论。来自塔吉克斯坦的Hikmat Hisoriev院士以“Flora, checklists and occurrence data for the vascular and spore plants in Tajikistan, based on Floras (1957-1991) and new records published in scientific journals in last 25 years”为题,来自日本的Motomi Ito教授以“Checklists, literatures and occurrence data: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of vascular plants in Japan”为题分别在西亚和东北亚专题做报告,就各自国家的植物名录和植物分布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与会专家听取了东北亚、中亚、北亚和西亚四个分区的工作进展汇报,认为东北亚、北亚和中亚三个分区已有按国家的初步植物名录及其分布的数据库,西亚的资料搜集进展良好,并对目前收集到的资料的质量做出评价,补充了各亚区植物志书收集和出版的相关信息。会议进一步讨论和规范了植物名录清理的策略和分布区尺度的确定原则。计划相关课题承担者于10月访问俄罗斯科学院科马洛夫植物研究所进一步搜集资料。

此次会议对MAP项目未来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亚区的负责人将依据会议的建议,全力推进MAP项目的工作。

会后,参会代表考察了黑龙江小兴安岭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阔叶红松林9公顷森林动态样地。

MAP得到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亚太战略”项目和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区域性国际合作基金项目资助。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