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风险评价与管理特设技术专家组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
2012年6月4-8日,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特设技术专家组(AHTEG)第四次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本次会议是第六次生物安全议定书缔约国大会前该专家组的最后一次会议,所形成的文件版本为最终提交给MOP-6讨论的文件,文件中间会经过专业编辑的修改(仅针对语言),然后在发送给专家组专家,如果专家反对修改,则直接返回到会议文本,目前这一过程已经完成。
会议讨论很激烈。会议一开始就有非缔约国观察员指出,希望能再次澄清‘led by parties'的讨论机制,就是会议要由缔约国主导开展讨论,并希望将这点写入会议报告中。还有观察员希望能提交“少数人意见”的报告。主席认为目前的报告比较全面,目前的版本已经参考了多方意见,并经过多次讨论。主席认为,报告不需要分“多数人”和“少数人”意见,目前的文件只是指导性文件,不是强制性的,反映多数人的意见就可以了。因此“少数人意见”报告的建议未被采纳。发达国家政府和企业代表一直想着对转基因技术采取宽松的态度,而欧洲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则持比较谨慎的态度,因此发生争论也是意料之中的。从长期的发展及国内旺盛的需求来看,中国在近期不会成为转基因产品输出大国,因此采取谨慎的态度,严格生物安全管理,符合中国的国情。
本次会议通过了一个风险评价与管理路线图,五个分对象文件,包括叠加抗性的作物的风险评价、抗非生物因子作物的风险评价、转基因蚊子风险评价、转基因树木风险评价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和监测(当然文件用的是改性活生物体(或作物或树木等)这个名词)。由于会议的机制是‘led by parties',所以发达国家政府与企业观察员的意见也只能通过缔约国来表达。文件中有若干个脚注,比如“AHTEG部分专家认为改性活树木风险评价文件不应该包括果树”,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但由于有个别缔约国附和观察员的意见,所以不得不写进来。另外还有其他几个类似的脚注,如“AHTEG部分专家认为总体监测(general monitoring)或称监管(surveillance)不应该包括在风险监测文件中”,总体监测或监管是与个案监测(case-specific monitoring)互为补充的,显然把监管排除在监测之外是不对的,也不符合中国目前的国情,因为目前中央及各主管部门都在严抓监管。另外,发达国家政府与企业观察员代表不同意提使用“组学”技术(如蛋白质组、代谢组、转录组等)来辅助评价,得到个别发展中国家赞成,理由是组学技术太昂贵,当然这个理由很牵强,因为“组学”技术无疑可作为一个技术选项协助安全评价。
整体来看,所形成的指南文件比较全面合理,科学性也强,有较好的实用性,建议中国代表团支持采纳。另外,秘书处希望一旦MOP-6采纳这些指南文件,中方能够承办一次培训或研讨会,建议中国代表团及国家联络主管部门支持这个设想,彰显中国对生物安全议定书的贡献以及对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视。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魏伟博士供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