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区有助于人类应对气候变化
保护区是全球响应气候变化的重要部分。通过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以碳封存和埋存碳的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区有助于解决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同时,通过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区能帮助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建立保护区被视为应对气候危机“绿色”且经济的自然策略。
保护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主要有两个方面:
缓解气候变化
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用,是主要的碳汇和碳源,能有效缓解、减少能源生产和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温室气体(GHG)排放。
碳封存:保护区内保护了森林和其它自然生境,阻止了土壤和植被中碳的流失。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至少有15%存在于保护区内。
碳捕获:自然生态系统每年捕获47亿吨碳,有效缓解和减少了能源生产、交通运输和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在很多地区,保护区是唯一存留大面积自然生境的地方,很多是重要的碳汇,能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
适应气候变化
保护:保护区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缓冲当地气候,减小风暴、干旱和海平面上升等极端事件的风险及影响。
供应:保护区还维持基本的生态系统功能,帮助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水资源供应、渔业、疾病和农业生产的变化。
保护区、相应的法律和政策、管理和监管机构是生态系统管理有效且经济的手段。增加保护区在景观尺度上的覆盖面积和连通性加上更有效的管理,这将提高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恢复力,并维护重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保护区网络,但很少国家将保护区作为国家或地方气候变化响应战略的组成部分。即使生物多样性公约(CBD)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都已经认识到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方法对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
保护区如何帮助响应气候变化的挑战
缓解:碳封存
保护区可以防止植被和土壤中碳的流失。
挑战:生态系统退化和消失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原因。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估计,20%的温室气体来自森林砍伐以及其他形式的土地利用变化。
保护区的作用:保护区包括大量具有高碳储存潜力的生境,包括森林、湿地、热带和温带草原、海岸生态系统如红树林和海草床。建立保护区被认为是防止其他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碳流失,并确保碳存在于这些自然生态系统中最有效的管理手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世界保护监测中心的数据表明,已有3120亿吨碳存储在全球保护区网络,大约占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15%。
热带的保护区,特别是由土著居民建立和管理的保护区,其森林消失远小于其他管理系统。因为保护区覆盖的增加,有机会保护更多的“高碳”生态系统,生境管理,在有些案例中是生境的恢复,比如泥炭地。
启示:保护区在碳封存方面是否要扩大其覆盖,特别是富碳地区以及对保存更多碳改善管理,存在很大争议。
森林的覆盖面积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0%,碳储量约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50%
缓解:碳捕获
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能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
挑战:大部分自然和半自然的生态系统都能吸收二氧化碳,这可以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水平。由于生境破坏和退化,上述功能正受到威胁。退化森林的碳值比未受侵扰的原始森林碳值可能少一半。如果当前的形势一直持续下去,一些生态系统,如泥炭地,可能会从目前的碳汇变成碳源。
保护区的角色:证据表明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保证了碳的储存,保护生态系统也保证了生态系统作为碳汇的角色。
启示:对一些生境的管理,特别是内陆水域、河口和泥炭地,应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