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第五届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特别报道
往届会议
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
全国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研讨会
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研讨会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发布会
亚洲植物多样性编目国际研讨会
海峡两岸森林动态样区研讨会
CForBio讲坛
IUCN相关会议
GBIF相关会议
在研项目
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印刷版
“一带一路”国家植物数字计划
GBIF中国科学院节点
物种2000中国节点
共享资源
出版物
年报
视频
PPT
BBSA
关于研究会
研究会动态
活动通知
共享资源
联系我们
MENU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我们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第五届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特别报道
往届会议
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
第十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
日程
新闻
PPT
会议摘要集
第十四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
日程
新闻
PPT
会议手册与摘要集
第十三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
日程
新闻
PPT
会议手册与摘要集
第十二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
日程
新闻
PPT
会议手册与摘要集
第十一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
日程
新闻
PPT
会议手册与摘要集
第十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
日程
新闻
会议论文集
会议手册与摘要集
第九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
日程
新闻
会议论文集
会议手册与摘要集
第八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
会议论文集
第七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
会议论文集
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
会议论文集
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
会议论文集
第四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
会议论文集
第三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
会议论文集
第二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
会议论文集
第一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
会议论文集
全国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研讨会
第八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研讨会
日程
新闻
PPT
第七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研讨会
日程
新闻
PPT
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研讨会
日程
新闻
PPT
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研讨会
日程
新闻
PPT
第四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研讨会
日程
新闻
PPT
第三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研讨会
日程
新闻
第二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研讨会
日程
新闻
首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研讨会
日程
新闻
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研讨会
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研讨会
日程
新闻
PPT
第四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研讨会
日程
新闻
PPT
会议摘要集
第三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研讨会
日程
新闻
PPT
会议手册与摘要集
第二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研讨会
日程
新闻
PPT
会议手册与摘要集
第一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研讨会
日程
新闻
PPT
会议手册与摘要集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发布会
2024年《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发布会
日程
新闻
2023年《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发布会
日程
新闻
2022年《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发布会
日程
新闻
2021年《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发布会
日程
新闻
2020年《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发布会
日程
新闻
2019年《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发布会
日程
新闻
2018年《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发布会
日程
新闻
2016年《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发布会
日程
新闻
2015年《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发布会
日程
新闻
2009年《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发布会
2008年《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发布会
日程
新闻
亚洲植物多样性编目国际研讨会
第三届亚洲植物多样性编目研讨会
日程
新闻
PPT
第二届亚洲植物多样性编目研讨会
日程
新闻
PPT
第一届亚洲植物多样性编目研讨会
日程
新闻
PPT
海峡两岸森林动态样区研讨会
第十届海峡两岸森林动态样区研讨会
日程
新闻
PPT
会议手册与摘要集
第九届海峡两岸森林动态样区研讨会
日程
新闻
PPT
会议手册
第八届海峡两岸森林动态样区研讨会
日程
新闻
PPT
会议手册与摘要集
第七届海峡两岸森林动态样区研讨会
日程
新闻
PPT
会议手册与摘要
第六届海峡两岸森林动态样区研讨会
日程
新闻
PPT
会议手册与摘要集
第五届海峡两岸森林动态样区研讨会
日程
新闻
PPT
第四届海峡两岸森林动态样区研讨会
日程
新闻
PPT
第三届海峡两岸森林动态样区研讨会
日程
新闻
PPT
第二届海峡两岸森林动态样区研讨会
日程
新闻
PPT
第一届海峡两岸森林动态样区研讨会
日程
新闻
PPT
CForBio讲坛
第四十九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四十八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四十六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第四十五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四十四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四十三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四十二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四十一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四十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三十九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三十八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三十七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三十六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三十五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三十四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三十三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三十二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三十一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三十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PPT
第二十九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PPT
第二十八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二十七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二十六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二十五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二十四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二十三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二十二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二十一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二十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十九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十八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第十七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十六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十五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十四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十三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十二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十一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十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九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八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七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六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五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四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三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新闻
PPT
第二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PPT
第一讲
日程
报告人介绍
PPT
IUCN相关会议
IUCN亚洲区会员委员会会议
IUCN亚洲区会员委员会2016年会议
IUCN亚洲区会员委员会2017年会议
IUCN亚洲区会员委员会2018年会议
IUCN亚洲区会员委员会2019年会议
IUCN亚洲区会员委员会2020年会议
IUCN中日韩2017会议
日程
新闻
IUCN亚洲自然论坛
IUCN亚洲自然论坛第七期
IUCN亚洲自然论坛第六期
IUCN亚洲自然论坛第五期
IUCN亚洲自然论坛第四期
IUCN亚洲自然论坛第三期
IUCN亚洲自然论坛第二期
IUCN亚洲自然论坛第一期
IUCN其他会议
IUCN2017中国会员夏日分享会
IUCN第七届亚洲自然保护论坛
IUCN第六届亚洲自然保护论坛
IUCN2016会员年会
IUCN会员与合作伙伴招待会
IUCN生态系统红色名录培训班
GBIF相关会议
GBIF数据使用和引用研讨会
日程
新闻
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网站简体中文版发布会
日程
新闻
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报告会
日程
新闻
GBIF亚洲生物多样性信息基金项目(BIFA)培训班
日程
新闻
GBIF亚洲数据节点交流国际研讨会
日程
新闻
在研项目
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
CForBio介绍
样地列表
论文清单
亚洲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信息网络
“一带一路”国家植物数字计划
GBIF中国科学院节点
物种2000中国节点
共享资源
出版物
年报
视频
PPT
BBSA
关于研究会
研究会简介
研究会章程
组织架构
理事会成员
研究会动态
活动通知
共享资源
联系我们
会议通知
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南非发现恐龙化石新种
发布时间:2009-11-16
发布时间:2009-11-16 | 【
大
中
小
】 | 【
打印
】 【
关闭
】
新品种
南非金山大学贝纳德·普里塞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亚当·耶茨介绍说,这种新发现的恐龙属于食草类恐龙,生活在侏罗纪早期,距今将近1.95亿年。
这种恐龙化石出土于自由州省北部斯皮奥山。研究团队负责人耶茨把这一新品种取名为“Aardonyx”,意为“地球之爪”,指斯皮奥山上那些嵌有化石的水泥状岩石。
研究人员从化石中整理出两副“地球之爪”骨架。这两头恐龙均未成年,其中较大一头年龄7岁左右,体长约7米,站立时高近6米。耶茨估计,成年“地球之爪”体重半吨,体长可能达到15米。
研究团队成员、美国西伊利诺伊大学古生物学家马修·博南说,“地球之爪”生活时期,陆地由体型较小的原蜥脚类恐龙统治,“地球之爪”与它们有许多共同点,特别是靠两条下肢行走,但它也能够四肢全部着地行走。
四条腿行走,是后来出现的蜥脚类恐龙显著特点。蜥脚类恐龙颈长,腿粗如树,尾巴细长如鞭,是恐龙时代陆地上最大脊椎类动物,如雷龙,体长可达30米。
耶茨认为,“地球之爪”堪称雷龙这些庞然大物共同祖先的近亲,“之前没有人发现这种恐龙,它在恐龙‘家谱’中的位置非常有意义”。
过渡性
研究人员认为,“地球之爪”可以作为恐龙从“两腿”进化到“四腿”的例证。
“这项发现非常重要,因为“地球之爪”是一种过渡性动物……它为我们观察这些巨型生物(蜥脚类恐龙)早期进化状态打开一扇窗,”博南说。
研究人员假设,斯皮奥山在侏罗纪早期枝繁叶茂,是一片大沙漠中的绿洲,吸引各种不同种类恐龙前来觅食。
博南形容说,“地球之爪”行动笨拙,头部小,腹胸宽,以海量树叶为食,就像雷龙一样。由于斯皮奥山植被茂密、树叶丰富,它们可以吃得更多,体型因此变大,但由于它们过于大腹便便,仅靠两条下肢难以保持平衡,不得不加上两条较小的上肢,最后,上肢逐渐进化成前腿。
博南说,四腿行走使动物能够承受自身更多体重,而且抵御拥有锋牙利齿的食肉动物时,庞大体型经常是它们唯一的优势。
耶茨等人估计,“地球之爪”等一批恐龙最后死于一场严重干旱。
耶茨本人并不太喜欢用“遗失环节”一词评价他们这项发现,因为生物进化并非单纯按线形顺序展开。但他说,这一说法的确至少能体现他们这一发现的重要意义。
“发现‘地球之爪’能帮助我们弥补在蜥脚类恐龙进化史上的一条知识鸿沟,说明一种两腿类动物是如何开始拥有四腿类动物生活所必需的特点,”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学家保罗·巴雷特告诉记者。
这项发现发表于11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上,更多阅读请见《皇家学会学报B》发表论文摘要。
(引自 科学网 2009年11月16日)
附件下载:
上一篇:研究表明植物也具备识别亲属能力
下一篇:保护老虎,从保护猎物开始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备案序号:
京ICP备16067583号-45
地址:北京海淀区香山南辛村20号,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邮编:100093
电话:010-62836603 / 6629
电子邮件:
BC-CAS@ibc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