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ard Condit博士在介绍数据库管理
这次会议的分成三个部分:1)热带森林监测样地数据采集与管理;2)热带森林监测网络下一步研究重点研讨;3)考察Sequoia国家公园。热带森林监测样地数据采集与管理是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的核心内容。热带森林研究所的Richard Condit博士主持了三天的研讨会。分别讨论了数据校对、核实、共享等问题,还专门请Bradley大学的Stephen Dolins 教授和Hua-Ching Su博士讲授了数据库编程技术和专门为热带森林监测网络开发的数据库软件。关于数据校对和核实主要结论如下:
数据共享与收集
一个方面要保护数据提供者的利益(not hurt the benefit of data provider),另一方面又重视经费资助者对于数据向社会公开的要求;
应该想办法控制数据任意外传,争取每一个监测网络外的数据获得者都是经过批准的,有记录的,并承诺特定用途的;
通过email申请数据,最好从数据提供者处获得数据,而不是CTFS管理中心;
应该有Metadata说明数据采集的过程和数据项的意义,以便其他人拿到数据知道如何使用;
出版样地物种名录及其occurrence, DBH distribution非常有用;
对与会着现场调查显示:应邀寄出数据,做记录即可的有10人;只对合作者在数据产生4-5年后开放,多要求共同署名作者10人。说明大家对于数据的使用多持谨慎态度。
数据质量控制
CTFS应该建立自己的野外数据质量控制标准
对于不同的指标可以有不同的策略,树木胸径等可以重复一次现场检测核实,对于幼苗和种子的鉴定也许需要一次以上的检测核实;
找另外一个人重复测量和鉴定一些树木,以便了解准确率(一般1000个个体);
每个种都要有标本作为凭证(采集、记录和数字化)
仪器设备的校正(equipment calipers)
要两个人同时录入一套数据,一发现及时问题即刻校正
数据错误主要发生在下列几个方面,应该特别重视
重复的标牌;
大型分枝的标记不明确
物种鉴定不准;
多个数据库版本混淆。
三天的数据库研讨会务实高效,对于参会人员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在热带森林监测网络下一步研究重点研讨会上,组织者邀请了6位专家分别介绍了他们关于研究重点的设想和具体的研究方案,征求与会者的意见。每个专家在参加这次会议之前都召开了专门的研讨会,充分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因此几个报告都准备很充分,报告和讨论的效果都很好。几个拟在若干大样地开展研究的重点议题如下:
动植物相互作用,特别推荐了潜叶虫、土壤节肢动物、蚁类、蜂类等(Yves 博士报告)
在巴拿马BCI大型样地开展DNA barcoding研究的情况,对于其他样地开展类似研究提出建议 (Biff Bermingham博士报告)
大型样地的古植物学研究,特别是样地在第四纪时的气候、人类影响、物种相互作用;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历史;菌根的变化;生态学过程尺度的变化等(Surangi Punysena博士报告)
土壤养分分布与植物分布的关系,特别用数据证明David Tilman的R*理论不成立(Stephen Hubbell博士报告)
用大样地资料研究碳动态与全球变化的关系,特别强调三个方面,即量化森林碳的库与流量、测度环境驱动因素和探讨其中的机制问题(Helene Muller-Laudu博士报告)
基于大样地的植物功能形状研究,以探讨物种共存机制,特别推荐了14个功能形状(Joe Wright博士报告)
大样地的应用森林生态学研究项目,强调了生态系统服务、恢复、次生林管理、原始林管理的重要性(Jefferson S. Hall博士报告).
利用两天时间考察了Sequoia National Park的森林、巨大的红杉树和公园内的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样地。Nanthan Stephenson博士等在不同海拔建立了28块1公顷的监测样地,方法与CTFS的大样地不同,后者建立了17个16-50公顷的样地,正在建设的有2个。考察后对于该国家公园原始的森林植被、管理者和参观者强烈的保护意识以及较高的研究水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部分代表合影
会议期间中国的两名代表除认真参加会议外,还应邀介绍了中国森林监测大型样地的建设进展,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扬。马克平做了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的情况,重点介绍了长白山样地、古田山样地和鼎湖山样地,以及培训和研究论文的准备和发表情况。曹敏介绍了西双版纳样地的建设进展和样地的基本特点。通过一周的会议,加强了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与CTFS热带雨林监测网络之间的联系和了解;明确了下一步研究的重点。Smithonian 研究院副院长和热带森林研究所代理所长听完我们的报告后热情邀请中国森林监测网络到他们单位访问,探讨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方式。CTFS主任表达了与我们签定正式合作备忘录的建议。我们将尽快落实。
(引自
www.planta.cn 2007年9月19日)
(引自 2007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