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
主持人:马克平 |
09:00-09:10 |
领导讲话 |
大会报告 (2602会议室)
主持人:马克平 |
时间 |
报告人 |
工作单位 |
报告题目 |
09:10-09:50 |
邱英雄 |
浙江大学 |
|
09:50-10:30 |
储诚进 |
中山大学 |
当代物种共存理论及其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
10:30-10:40 |
休息 |
专题一、生态系统多样性监测(2321会议室)
主持人: 陈圣宾 |
14:15-14:30 |
阳文静 |
江西师范大学 |
鄱阳湖湿地植物多样性监测方法 |
14:30-14:45 |
王文卿 |
厦门大学 |
我国南方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现状 |
14:45-15:00 |
廖文波 |
中山大学 |
广东内伶仃福田红树林优势种群监测 |
15:00-15:10 |
休息 |
15:10-15:25 |
刘庆 |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 |
西南山地灌丛生态研究 |
15:25-15:40 |
邱春火 |
台湾清华大学 |
Richness estim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only unique observations and a species list |
15:40-15:55 |
刘笑寒 |
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物联网时代的生态监测系统初析 |
专题二、动物多样性监测(2321会议室)
主持人:李晟 |
10:40-10:55 |
王 丁 |
中科院水生所 |
What sounds they make and hear, where they are and what they are doing? |
10:55-11:10 |
徐海根马方舟 |
环保部南京环科所 |
全国蝴蝶多样性观测 |
11:10-11:25 |
王天明 |
北京师范大学 |
基于科学的方法推动中国虎豹的回归 |
11:25-11:40 |
郭玉民 |
北京林业大学 |
基于GPS-GSM跟踪的东亚鹤类迁徙策略多元化研究 |
11:40-11:55 |
李 晟 |
北京大学 |
红外相机在我国鸟类多样性监测与区域性编目中的应用 |
11:55-12:10 |
李来兴 |
中科院西北生物所 |
中国特有物种黑颈鹤种群(Grus nigricollis)10年监测赏析 |
12:10-13:30 |
午餐 |
13:30-13:45 |
王亚民 |
山东大学 |
南海局势下的渔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
13:45-14:00 |
张微微 |
江西农业大学 |
鄱阳湖流域鸟类监测及分布格局特征 |
14:00-14:15 |
高 欣 |
中科院水生所 |
长江上游合江江段鱼类群落结构时间变化分析 |
专题三、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监测(2321会议室)
主持人:郭良栋 |
时间 |
报告人 |
工作单位 |
报告题目 |
15:55-16:10 |
郭良栋 |
中科院微生物所 |
森林生态系统中真菌群落构建机制 |
16:10-16:25 |
李香真 |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 |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监测:揭示地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16:25-16:40 |
杨立宾 |
黑龙江科学院自然与生态所 |
三江湿地小叶章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 |
16:40-16:55 |
王光鹏 |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 |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in the alpine stepp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
专题四、遥感监测与信息系统(2602会议室)
主持人:李爱农 |
15:40-15:55 |
郭庆华 |
中科院植物所 |
生物多样性近地面遥感监测:应用与展望 |
15:55-16:10 |
万华伟 |
环保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
基于遥感技术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动态生境指数监测与分析 |
16:10-16:25 |
谭剑波 |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 |
基于遥感和IUCN框架的森林生态系统受威胁状况评估-以西双版纳地区为例 |
16:25-16:40 |
郑姚闽 |
中科院遥感地球所 |
若尔盖高原植物多样性与湿地边界遥感识别初探 |
16:40-16:55 |
王悦 |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 |
基于无人机航拍影像对林窗数据的提取及分析 |
16:55-17:10 |
鲍伟东 |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市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应用 |
专题五、土壤动物监测(2602会议室)
主持人:吴纪华 |
10:40-10:55 |
陈军 |
中科院动物所 |
我国土壤甲螨多样性研究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设想 |
10:55-11:10 |
邵元虎 |
河南大学 |
中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特征 |
11:10-11:25 |
邱江平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蚯蚓物种多样性及其主要类群的分化与扩散 |
11:25-11:40 |
张志升 |
西南大学 |
土壤蜘蛛分类与生态学研究进展 |
11:40-11:55 |
钱昌元 |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生所 |
中国少足动物分类及其多样性 |
11:55-12:10 |
孙晓铭 |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 |
贡嘎山典型植被下土壤线虫分布格局 |
12:10-13:30 |
午餐 |
13:30-13:45 |
吴鹏飞 |
西南民族大学 |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soil invertebrates in the biodiversity hotspot of northern Hengduan Mountains |
13:45-14:00 |
孙静 |
南京农业大学 |
基于barcording的远盲蚓属蚯蚓生物多样性调查和时空地理分布 |
14:00-14:15 |
武海涛 |
中科院东北地理所 |
沼泽湿地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监测 |
14:15-14:30 |
李琪 |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 |
中国北方草地土壤线虫多样性及分布格局 |
14:30-14:45 |
李锋瑞 |
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院 |
河西干旱荒漠绿洲区土壤动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工作进展 |
14:45-15:00 |
潘开文 |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 |
岷江上游花椒不同复合种植模式下土壤微食物网对极端降雨的响应 |
15:00-15:10 |
休息 |
15:10-15:25 |
刘满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不同蚯蚓对土壤微型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15:25-15:40 |
黄骋望 |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生所 |
亚洲大陆内陆盐碱地土壤动物——原尾虫和跳虫群落的研究 |
会议总结(2602会议室)
马克平 |
17:10-17:30 |
会议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