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物多样性论坛第十四期顺利举办

2025年3月24日,北京生物多样性论坛第十四期在线举办。本期论坛主题为“科研和科普文章写作”,由北京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文献中心主任/《生物多样性》编辑部主任周玉荣老师主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JPE)期刊编辑、副编审王普博士和《生命世界》杂志编辑温冬梅博士受邀作报告,共有240多人在线参加。

在科研论文写作环节,王普博士以JPE期刊为例,介绍了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与投稿建议。JPE创刊于2008年,是国内植物生态学领域首个被SCI收录的英文期刊,在发文量和影响力方面均居领先地位。她重点讲解了科研论文结构化的写作方法,并针对每部分内容尤其是图表制作和数据呈现等环节提出了具体建议。她强调,投稿前应精准匹配目标期刊,深入研究其主题范围和投稿要求。以JPE为例,她详细介绍了审稿流程和评审标准,强调了该期刊对原创性和创新性的重视,建议作者严格把控论文质量,为参会者提供了实用的投稿建议。

在科普文章写作环节,温冬梅博士以《生命世界》杂志为例,分享了科普文章如何讲述和传递科学信息。《生命世界》前身为1974年创刊的《植物杂志》,于2004年改版成为我国生命科学领域唯一的原创高级科普全彩期刊。她以发表在《生命世界》的文章为例,比较了科普文章和科研论文写作的异同,强调科普创作应使用通俗的语言来传递科学知识。她建议,在科普创作前应明确主题、目标读者以及写作风格,选题与内容需兼顾创新性、科学性、趣味性和通俗性,标题应新颖独到,配图需保证清晰度,以辅助文字更好地传递科学信息。最后,她强调科普文章的结构可以灵活多样,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关键在于能够有效地传播科学知识。

周玉荣老师在总结发言中对两位报告人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并结合其在《生物多样性》期刊多年的工作经验,进一步强调了科研论文写作的三大核心要素:1.创新性,体现在新问题、新方法、新理论、新数据或新观点;2.科学性,实验设计严谨、方法准确、数据分析逻辑清晰;3.规范性,投稿前要仔细研读期刊官网的投稿指南,并严谨对待审稿意见。

PPT下载链接:http://www.cncdiversitas.cn/bbsa/gxzy/


附件下载: